2025年7月11日,女同无码
“新质生产力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”实践队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下浒镇上凤门垄村开展“走净山林”环保徒步与基层走访活动,旨在用脚步丈量生态环境,用双手守护绿水青山,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振兴理念,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。
在徒步过程中,队员们不仅捡拾林间垃圾,还清理草地杂草,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。当日下午,实践队师生沿上方山林路线开展“Plogging”活动。队员们携带垃圾袋、夹子等工具,分工清理林间垃圾,塑料瓶、食品包装袋、废弃纸箱等被逐一捡拾,缠绕在灌木上的塑料袋也被小心摘除,同时顺手拔除了影响植被生长的杂草。

两个多小时的劳作后,7袋垃圾被集中带走处理,山林路径恢复了整洁。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实践队对农村生态系统的认识,也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
随后,实践队对上凤门垄村老书记雷德宝进行访谈。雷书记介绍,村里近年投入800多万元完善道路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,但受人口流失、地理分散影响,发展仍有阻力。此前尝试的茶叶种植,因品牌缺失、销售渠道受限及野猪破坏等问题,未能形成规模效益,不少农户已改种其他作物。他提到,当地茶叶品相尚可,但缺乏技术指导导致口感不稳定,难以形成品牌竞争力,希望能获得高校的苗木技术支持,推动优质种植试点,并结合文旅融合打造生态产业链,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。队员们认真记录相关情况,就茶叶种植规模、野猪破坏频率等细节进行询问,并结合专业背景,初步提出可协助开展口感稳定性分析、探索产地溯源与统一包装等建议。

随后,实践队走访了村里一位九旬老党员。这位曾在部队担任炮手的老人,退伍后回乡务农,多年来始终坚守党员初心。虽听力衰退,但精神矍铄,他用简短话语讲述了从军经历和基层奋斗故事,提及党员应“干在前头”的信念,让队员们深受触动。

此次活动中,实践队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保护,让山林环境焕新颜。通过与老书记的深入交流,明晰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与需求;在与老党员的对话中,体悟到基层党员扎根乡土的责任与担当。这些实践既紧扣生态振兴的核心要求,也为乡村产业发展与精神传承提供了青年视角。下一步,队员们将梳理实践所得,结合专业所长形成建议,推动学科优势与乡村实际需求精准对接,让青春力量切实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